Skip to content

即使是认为有主语和谓语就有句子的人,也没法只用这两个要素就说明句子的结构。在主语、谓语之外,还需要加上修饰语等成分,才形成复杂的语句。使得句子得以成立的这些成分称作“句子成分”。

学校语法把句子成分分为“主语”、“谓语”、“修饰语(连用修饰语、连体修饰语)”、“接续语”、“独立语”五种。在学校语法中,“并列语(互相并列的文节、连文节)”和“补语、被补语(互为补充关系的文节、连文节)”都不是句子成分,而是表达文节之间、连文节之间关系的概念,因而总是形成连文节变成上述五种成分之一。于是教科书随之采用“并列关系”、“补助关系”这样的用语(概念),而很少有教科书使用“并列语”、“补助语”的概念。此外,“连体修饰语”原则上不能单独充当成分,总是要和被修饰语在一起才能构成连文节充当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

造句子所需的基本成分。其中谓语尤为重要,在句子中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雨が降る。”、“本が多い。”、“私は学生だ。”都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有的教科书中强调谓语统合全文的作用,而把主语放在修饰语中加以解说。

谓语放在句末:

  • 动词:みんな 学校へ 行く。(行く)即谓语。
  • 形容词:桜が 美しい。(樱花很美)

动词和形容词它们自身是有形态变化的,可变化时态,语气等。

  • 名词+助动词(だ):私は 学生だ。

单纯的名词作不了谓语,必须要加助动词だ、です谓语动词由(名词+だ)构成,这个(だ)是助动词。变化时态等时在(だ)上进行。

  • 形容动词词干+词尾(だ):あの女の人が きれいだ。

「だ」是形容动词的一部分,是词尾。

注意:形容动词和名词做谓语时虽然都出现了「だ」,但「だ」的意义是不同的。名词中「だ」是作为助动词而存在。而形容动词中「だ」是作为形容动词的词尾,作为形容动词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虽然「だ」的意义不同,但在变化时态等时,方法却是一样的,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一类记忆。

连用修饰语

和用言相联的修饰语一节。“兄が弟に算数を教える。”一文中“弟に”、“算数を”等表示格的部分,就是和谓语动词“教える”相联的连用修饰语。此外,“算数をみっちり教える。”、“算数を熱心に教える。”等句中的“みっちり”、“熱心に”等词也是和“教える”相联的连用修饰语。不过,如果缺乏了“弟に”、“算数を”等词的话,整个句子就会变得不知所云,而“みっちり”、“熱心に”等词即使缺少了,也还是个能传达信息的完整的句子。因此,有人认为前者为句子的主干,应称为补充成分,而后者应称为修饰成分。有的国语教科书里对这两者有区分。

连体修饰语

和体言相联的修饰语一节。“私の本”、“動く歩道”、“赤い髪飾り”、“大きな瞳”中的“私の”、“動く”、“赤い”、“大きな”为连体修饰语。铃木重信、铃木康之、高桥太郎、铃木泰等人认为,连体修饰语赋予“表现事物的句子成分”以特征,是一种规定“该事物是什么样的事物”的句子成分,因而把连体修饰语称作“规定语”(或者“连体规定语”)。

接续语

像“疲れたので、動けない。”、“買いたいが、金がない。”中的“疲れたので”、“買いたいが”那样,和后续部分有逻辑关系的语。此外,像“今日は晴れた。だから、ピクニックに行こう。”、“君は若い。なのに、なぜ絶望するのか。”中的“だから”、“なのに”那样连接前文和后文的成分也属于接续语。在词类中,总是用作接续语的词的词性为接续词。

独立语

独立语像“はい、分かりました。”、“お兄さん、どこへ行くの。”中的“はい”、“お兄さん”那样,并不和其他成分相联,也不被其他成分相联。从是否和其他词相联这一定义来看,独立语几乎都是一些表示感动、发动号召、应答、提示的语言。在词类中,总是用作独立语的词的词性为感叹词。

并列语

在“ミカンとリンゴを買う。”、“北海道の冬は冷たくて厳しい。”中,“ミカンとリンゴを”和“冷たくて厳しい。”均是由两个互相并列的成分构成。作为一个整体,“ミカンとリンゴを”相当于连用修饰部,“冷たくて厳しい。”相当于谓部。

宾语和补语

现在通行的学校语法中并无相当于英语语法中“宾语”、“补语”的概念。英语语法把“I read a book.”中的“a book”看作宾语,为主谓宾结构的一部分;此外,“I go to the library.”中的“the library”则是看作和前置词一并加入的修饰语。与之相对,日语则是像

  • 私は本を読む。(我读书。)
  • 私は図書館へ行く。(我去图书馆。)

这样,不论是“本を”还是“図書館へ”,都是“名词+格助词”的结构,没区别,因而都被视作“连用修饰语”这个句子成分。按照学校语法,“私は本を読む。”不用“主语+宾语+动词”(SOV)句型解释,而用“主语+修饰语+谓语”来解释。

对象语(补语)

铃木重幸、铃木康之等人认为,“连用修饰语”中属于“宾语”的语,是说明谓语所要描述的动作和状态所不可或缺的“对象语”(Object)。承认它属于句子的基本成分。高桥太郎、铃木泰、工藤真由美等则是把相当于“对象语”的成分称作“补语”,认为它对于主语和谓语所描写的事情起到补充说明的效果。

状况语

像“明日、町で祭がある。”“雨だから、傘を持とう。”中的“明日”、“町で”、“雨だから”那样,叙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场所、原因、目的的句子成分叫做“状况语”。在学校语法中属于“连用修饰语”,但是,“(连用)修饰语”表达的是谓语的内部属性,而“状况语”表达的是外部状况,起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中文有“状语”的概念,但是内涵和外延与日语的“状况语”不完全一致,日语的“修饰语”在汉语里也是“状语”。

修饰语的特征

日语的修饰语总在被修饰语的前面。“ぐんぐん進む”、“白い雲”中的“ぐんぐん”、“白い”分别是“進む”、“雲”的修饰语。日语的修饰语可以变得很长,不过还是前置,例如:

ゆく秋の大和の国の薬師寺の塔の上なるひとひらの雲

这一短歌中,从句子开头到“雲”之前的一大串内容都是“雲”的修饰语。

created by xixif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