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主谓结构

英语和中文造句使用“I read a book”、“我读书”这样的语序,称之为主谓宾结构,而日语造句使用“私は本を読む。”【私(我)は[主题标记]本(书)を[宾格标记]読む(读)。】这样的语序,称作主宾谓结构(不过日语用宾主谓也可以,因为日语是黏着语,而非孤立语)严格说来,英语句子必须要有动词,日语句子却可以用动词结尾也可以用形容词或者名词+助动词结尾。因此,与其说日语语句的基本结构是“S(主语subject)—V(动词verb)”,倒不如说是“S(主语)—P(谓语predicate)”这一“主谓结构”更为合适。

  1. 私は(が) 社長だ。【私(我)は(が)[主题(主格)标记]社長(社长)だ(是)(简体)。】(我是社长。)
  2. 私は(が) 行く。【私(我)は(が)[主题(主格)标记]行く(去)。】(我去。)
  3. 私は(が) 嬉しい。【私(我)は(が)[主题(主格)标记]嬉しい(高兴)。】(我很高兴。)

上述句子都属于“S—P”结构(主谓结构)。在英语中它们分别成“SVC”、“SV”、“SVC”结构,因此分别称1为名词句,2为动词句,3为形容词句。可是在日语中这三种结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人,可能会仿造“I am happy.”的形式造出“I am go.”这样的病句。

riyugouzao 日语句子示例上方的句子展示的是基于桥本进吉的学说,使用主谓构造解释句子的例子。下方的句子是一个难以用主谓结构解释的句子。三上章称之为题目-叙述结构的句子。

题述结构

此外,日语句子中除了主谓结构之外,还有很多句子采用“题述结构”,由“题目+叙述部分”构成。题目指的是一句话的主题(三上章称其为"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和“主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语多用“が”标示,是动作和作用的主体,而题目常用“は”标示,展现的是句子叙述的中心。当一个句子的题目同时也是主语的时候,题目后标示了“は”就不用再标示“が”,究其结果也就成主语后标示“は”了;而题目同时为宾语也不用再标示“を”,只用标示“は”。例如:

  1. 象は 大きい。【象(大象)は[主题标记]大きい(大)。】(大象大。)
  2. 象は 檻に入れた。【象(大象)は[主题标记]檻(笼子)に[与格标记]入れた(放入了)。】(把大象塞进笼子了。)
  3. 象は 餌をやった。【象(大象)は[主题标记]餌(饵食)を[宾格标记]やった(喂过了)。】(给大象喂过食了。)
  4. 象は 鼻が長い。【象(大象)は[主题标记]鼻(鼻子)が[主格标记]長い(长)。】(大象鼻子长。)

之类的句子中,“象は”在每个句子里都是题目。第4句中的“象は”可以替换为“象が”,因为此句的主题兼任主语。可是,第5句以后的“象は”不能替换为“象が”。第5句可以替换为“象を”,第6句可以替换为“象に”,至于第7句则没有替换词(有人认为可以替换成“象の”,相当于句子改写成“大象的鼻子长”)。这些句子里的“象は”这个题目并不表示特定的格,只是表示我现在要讨论和大象相关的问题。

这些句子中接续在“象は”这个题目后面的都是“叙述部分”。

大野晋认为,“が”和“は”分别表示的是未知和已知。例如

  • 私が佐藤です(我是佐藤)
  • 私は佐藤です(我是佐藤)

中,前者意味着“(谁是佐藤呢?)我是佐藤”(已知佐藤而不知“我”),而后者意味着“(我是什么人呢?)我是佐藤”(已知“我”而不知佐藤)。因此,日语里“何”、“どこ”、“いつ”这些疑问词总是后接“が”变为“何が”、“どこが”、“いつが”而不会变成“何は”、“どこは”、“いつは”,因为它们总是表示未知的事物。

像日语这样拥有题述结构的句子的语言,称之为话题优先语言。有些东亚语言,例如汉语、朝鲜语、越南语、马来语、他加禄语,也拥有这种句式。

主语废止论

考虑到上述的“象は鼻が長い。”那样、能分解成“题目+叙述部分”而不是“主语+谓语”的句子在日语里非常常见,因此可以说日语句子中的主语原本就不是必须的。三上章因而提出主语废止论(停止使用“主语”这一语法术语的提案)。三上表示:

  • 甲ガ乙ニ丙ヲ紹介シタ。【甲ガ(甲)(主格)乙ニ(乙)(与格)丙ヲ(丙)(宾格)紹介シタ(介绍)(动词)。】(“甲介绍丙给乙。”)

一句中,“甲ガ”、“乙ニ”、“丙ヲ”这三个成分都是说清楚“紹介シ”这个动作的具体含义所需要的,互相之间没有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把它们整合起来的谓语“紹介シタ”。“甲ガ”、“乙ニ”、“丙ヲ”中不管哪一个都是补充说明谓语的词语(补语)。与之相对,英语等语言中的主语却是特别的,因为动词变位需要考虑主语的性、数。

zhuyufeizhi 日语、英语造句的区别

三上认为,对于“甲介绍丙给乙”这个句子,日语式句子里“紹介シ”这个动词和“甲ガ”、“乙ニ”、“丙ヲ”三个词中任意一个的关系都是对等的。而英语式句子里“甲(ガ)”这个主语和谓语“紹介シタ”有着特殊的呼应关系(注: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主谓一致),不同于“乙ニ”、“丙ヲ”和“紹介シタ”的关系。

有些句子用英语式观点只能解释为“省略了主语”,按上述的思考方式却可以很好地得到解释。例如:

  • ハマチの成長したものをブリという。【ハマチの成長したものを(波马知长大后的东西)(宾格)ブリと(歩里)(与格?)いう(叫做)。其中小句为“ハマチの(波马知)(主格)成長した(长大了)(动词)もの(东西)(名词)”】(把长大的波马知(小𫚕鱼)叫作步里(大𫚕鱼)。)
  • ここでニュースをお伝えします。【ここで(这里)(方位格)ニュースを(新闻)(宾格)お伝えします(传达)(动词,敬体)。】(在这里传达新闻。)
  • 日一日と暖かくなってきました。【日一日と(一天比一天)(副词)暖かく(暖和)(形容词)なってきました(变得)(动词,敬体)。】(一天比一天暖和了。)

都是上面提到的没有主语的句子。但是从“日语句子是以谓语为中心,补语只是在有必要时才添加”的观点看来,可以说上面的句子不管哪一个都是完整的句子,没有省略成分。

由于“主语”这个用语/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很便利,因此今天的语法学说还常常使用这个词。通常把后接了格助词“ガ”的语法项目作为主语。但是,和三上的说法争锋相对、主张日语句子中必须有主语的人在今日的研究者里是少数──只有生成语法的支持者和铃木重幸等人的言语学研究会小组那样的学派,由于主语在生成、制造句子中的重要作用而认可主语这个概念。森重敏在分析日语句子时也是立足于“主谓关系”的,但他这里所说的“主语”、“谓语”并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主语和谓语。现在日本学校教学中通行的语法──学校语法──中,往往都会使用以“主语”、“谓语”等概念为代表的传统语法术语,但也有的版本的教科书并不把主语单独拿出来区别看待。

created by xixifusi